CWMC 2006/議程/S2B

From Meta, a Wikimedia project coordination wiki
2006中文維基年會標識
2006中文維基年會標識

2006中文維基年會

基本資料
背景
主辦城市
會場
活動
議程
參與
報名
簽證
到港
住宿
協助
協辦單位
贊助機構
捐款
參與籌辦
聯絡我們

活動[edit]

  • 時段:八月廿六日 15:00 - 16:00
  • 演說:課室「詭故事」——從中文維基看教育改革、媒體科技與知識產權之間的幾個吊詭
  • 講者:陳智達(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1]

內容[edit]

互聯網上流傳著不少令人拍案叫絕的古怪創作與花邊資訊。這些看似混混雜雜的‘網言網語’其實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重要貢獻。因爲天才並非突然從天而降。由花邊資訊到殿堂級學問是一個連續漸進的光譜多於一群互不相干的孤島。況且,花邊資訊本身也可以是非常認真的學問。沒有雜音的都市,或許是個死城。

中文維基是花邊資訊殿堂化的佼佼者;它給我們看到集體智慧的力量,也給我們提出了有助發展公共空間的知識產權方案。前綫教育工作經驗更告訴我們,不少學生也有使用維基的習慣。然而,中文維基在華語用戶最多的中國大陸遭到封鎖一事給我們敲響了警號。這些受到網民歡迎的平民創作與言論卻可能觸及了不少資訊政策及知識產權的灰色地帶。香港及其他華語地區有需要認真地討論怎樣看待像維基這種開放而極受歡迎的知識管理模式。

匯流與滲透是新媒體的特性,我們從來沒有凌駕在媒體科技之上繼而超然地運用科技。不少例子可以説明現代人的思考内容其實是緊扣著媒體科技的形態。建制對資訊媒體的操控,其實也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個人的思想方向與思考能力。

香港及世界各地的教育改革浪潮普遍強調獨立思考、創意解難及探究式的學習方法,這趨勢其實與新媒體環境的發展息息相關。要有效地運用新媒體環境來管理及創造知識,除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外,我們更需要合適的知識產權政策及資訊政策。一些例子可以説明我們的政策及法例中仍有矛盾及含糊的地方,為教師、學生及公衆帶來疑慮。

為使我們及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合法、公平及有效地在新媒體環境中掌握及(再)創造知識,政府、法律界、教育界、文化界及資訊科技發展商(者)有需要一同面對及解決這些問題。

講者[edit]

  1. 陳智達[2],香港媒體教育資源網召集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哲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IoE, London)文化、語言及傳訊學系哲學博士候選人。陳氏現職聖保祿學校,任教創意媒體科及主管創意媒體中心[3]


注解[e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