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聞/2022年2月/「幫維基百科寫文」 作為 STEM 科目嘅功課

From Meta, a Wikimedia project coordination wiki

「幫維基百科寫文」 作為 STEM 科目嘅功課

撮要: STEM 堂嘅功課好少會係叫學生 「幫寫文」,但係我哋而今就係要改變現狀,而我哋做嘅方法就係同嘅頂級科學大學合作。
STEM


挑戰

有啲話講嘅人比較少,所以用爾啲話寫嘅就自然會遇到一啲特有嘅挑戰,例如某啲課題嘅涵蓋率會偏低⸺如果睇溫氏圖,就會睇到講嗰隻話,喺維基百科寫文,對某課題有興趣,爾三種人構成嘅交集係異常之細⸺而就係一個例子。因為全世界只有大概9百萬人講希伯來話,所以,喺,某啲課題嘅涵蓋率實在偏低,例如係有關 STEM 嘅課題⸺特別係化學、生物學、工程學同科技⸺爾啲課題嘅涵蓋率都好差。

現狀

「幫寫文」 係嘅教育計劃嘅一部分,已經實行咗幾年,而且由於有好多大專課程採用,有成幾千篇文一係就係新寫,一係就係擴充咗。但係,爾啲大部分都係文科或者社會科學嘅功課,當然,無論係教育工作者抑或學生,都認為鍛練寫作能力係爾啲科目嘅學術嘅一部分,所以幫學生改善寫作技巧嘅功課,理所當然應該要有。

但係喺 STEM 嘅領域,情況就非常之唔同:無論係自然科學、數學、工程、抑或科技,課程嘅焦點往往都係學識課程教嘅嘢,同埋學識例如解方程、做分析、做實驗等等嘅技能;無論係講師定學生都好少會認為寫文係一種理科嘅技能。當然,好多學生揀讀理科,正正就係因為寫文或者講嘢唔係強項。

新嘗試

最近,嘅頂級科技學校合作,透過學校嘅 「Social Hub」 社會投入計劃同佢哋嘅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支援,等佢哋可以喺課堂入面整合一個寫文嘅功課,可以唔單止對社會有貢獻,而且有教學價值。

點解對社會有貢獻其實好明顯:因為幫少人講嘅課題,喺講師嘅監督之下,整一啲唔使畀錢就可以學嘅知識,對社會當然係有廣泛而良好嘅影響,因為咁樣做可以幫一啲冇能力接受高等教育嘅人,可以用自己嘅母語來學嗰啲嘢,咁社會就可以平等啲。至於教育價值,就係幫寫有關科學嘅文,其實就係幫學生理解佢哋所寫嘅嘢;俗語有話,「如果你唔能夠簡單咁解釋一樣嘢,其實你根本就唔係好明」,而做爾種功課就係要學生寫到人人都明,而唔使讀者係做某行或者接觸過某樣嘢,可以寫到咁,就即係寫到啲嘢同相關嘅概念都又清楚又簡潔,又唔使講行話,又唔使衒嘢,其實就即係要對嗰樣嘢有更加深入嘅了解。

爾種功課,我哋喺建築系嘅 「城市規劃師要識嘅社會學」 爾一科成功咁用咗兩年;雖然爾科比較 「易」,但係爾種功課喺今年亦都整合咗入生物科技及食物工程系嘅一科入面。喺1月,我哋向大概30個唔同系嘅講師介紹咗爾個計劃,我哋希望爾次嘅活動會鼓勵更多嘅學系喺下個學年同我哋合作。

嗰次嘅介紹有多個傳媒報導(例如色列 365 新聞);我哋希望其他嘅教育機構會跟隨我哋嘅步伐,加入爾個計劃。

結論

最後,無論係向教育工作者定係向學生推廣爾種功課,有兩點都一定要強調:第一點就係,無論日後職場嘅路係點行,能夠清楚表達同工作有關嘅嘢都一定係好事⸺無論係寫學術論文、為研究申請撥款、喺業界寫報告、定係同人解釋自己做過乜嘢,無論受眾係乜嘢人,有能力清楚表達都係一種優勢。

第二點就係 「科學傳意」(science communication)嘅重要性同佢對社會嘅影響,尤其係當喺 STEM 課題方面嘅涵蓋率唔達標嘅情況下,學生幫寫嘅文對社會嘅影響就更加大,因為小學生見到生字首先會睇嘅係佢哋寫嘅文,中學生唔識某樣嘢首先睇嘅亦都係佢哋寫嘅文,事實上就算係好多年之後,普通人仍然會睇佢哋寫嘅文,所以 「幫寫文」 嘅功課唔單止充實咗自己,對社會亦都作出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