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media Taiwan/Wikidata Taiwan/當資料庫(即將)成為一種基礎建設,並非偶然的看見與不被看見

From Meta, a Wikimedia project coordination wiki

2022 維基數據跨領域論壇論壇記錄:當資料庫(即將)成為一種基礎建設,並非偶然的看見與不被看見,作者/孫以臻 Yi-Cheng Sun 。

  • 原文刊載於 Medium,以 CC-BY-SA 4.0 釋出。

當資料庫(即將)成為一種基礎建設,並非偶然的看見與不被看見[edit]

在「2022 維基數據跨領域論壇」非常跨領域的討論中,集結了從臺灣維基社群成立之初的OpenStreetMap團隊、關心河川與環境的組織,再到當代藝術的檔案收存計畫,不同專業者對鏈結資料和資料庫的討論,展開了許多對資料與技術結合下的不同想像。受啟發於講者林宥伯在「地理資訊系統下的資料治理與應用」的演講中,分別嘗試從治理及應用角度展開對鏈結資料與資料庫的思考,本文嘗試以「資料庫作為一種基礎建設」的觀點,思索資料庫可能為藝術領域的知識生產帶來什麼改變?又該在全面擁抱資料庫之前,注意什麼容易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呢?

講者林宥伯提及台灣政府釋出的河川代碼資料集有加上含有,能夠透過Wikidata連結其他資料
講者林宥伯談論河川流域資料,各自資料以及子資料的欄位資訊

在寬鬆的定義下,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指的是能夠支持和實現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前置建設,比如說建築、組織、標準協議等,這些基礎建設使人們在從事各種活動時不需要一再得重新考慮系統性、結構性、組織性的問題。城市中常見具有物理性實體的基礎建設包括道路、管線、橋墩等,有了這些作為基礎,城市裡的交通、電力與水利需求才得以順利運作。此外,也有些基礎建設不具有明確的物理性實體,比如說郵政系統中對各行政區的編號與劃分,就是完善了書信與包裹往來運輸的重要條件。基礎建設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說是無所不在,卻也因此難以被精準得定義,很多時候,被視為理所當然是基礎建設最常見的處境。而這也正是我們應該投以關注的原因,因為在這些被過度視為理所當然的基礎建設之中,不免有著同樣被忽視的預設的價值觀、社會性與政治性因素存在。

在著名的文章〈科技物有政治嗎?〉中學者Winner曾描述了一座因為高度被建造得過低,以至於阻礙了因為經濟因素而以公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黑人族群通過,使得通過這條路才能抵達的海灘區,成為只有中產階級白人在此聚集的休憩娛樂區。以此,作者主張技術物並非中性的存在而可能夾帶有政治性,以及可能會衍生出不平等的社會現實。在這個經典案例中,Winner不只帶領我們從橋墩的建設看見技術物的政治性,也揭示了關注基礎建設的意義。

相較於橋墩、道路、管線這類具有物理性實體的基礎建設,不具實體的基礎建設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也已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包括資訊的基礎建設以及知識的基礎建設。在當今這個資訊的年代,對資訊的基礎建設展開關注也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過往的時代中強制性的命令或控制,如何在當今變形為對資訊的監管與調控。而有鑒於二十一世紀知識被交換、流通甚至生產的方式已經與過往有所不同,出版也不再是知識傳播的主要媒介,我們對於知識的基礎建設也應該有新的關注視角。而且,對於資訊的以及知識的基礎建設的關注,也同樣應該包含對其預設立場的再評估,包括哪些資訊、知識能夠被看見、允許被看見?哪些又不允許被看見?背後的原因為何?等。

基於對資料保存的需求以及對於藝術機構階段性任務的設想,位在臺北中山區一間於1995年由一群藝術家自主經營至今的藝術空間「新樂園藝術空間」(後簡稱新樂園)自2019年起,展開了將多年累積的藝術家檔案數位化、維基數據(WikiData)化的資料庫建置計畫[1],以此作為一種建置臺灣藝術檔案與歷史的嘗試。從這個案例出發,恰巧可以帶我們檢視何謂一種知識的基礎建設以及它可能伴隨著技術而來的議題。「新樂園」在這個資料庫的建置計畫中,首要目標是將現有的藝術家與展覽的檔案、資料在維基數據的技術基礎上建檔,並上傳至網路供大眾使用,截至2022年共完成4000多筆藝術家資料。計畫的研究員余建勳在演講「臺灣藝術檔案轉譯 Linked Data 的可能性與挑戰:以新樂園藝術空間執行情況為例」中分享了他的經驗與發現,他提出藝術資料庫的建立可能帶來幾點效果:首先,看見經過分析大量資料才能看見的現象或趨勢,將有助於展開新的研究想像,比如說藝術家性別比、藝術家最高學歷之學校或取得學位之國家、師從關係等等,這些都是在資料的「巨人肩膀」上才得以見得的視野。而在資料分析的基礎上,也具有進一步修正研究假設的功能。此外,研究員提到,過去在藝術領域常見的研究方法包括做訪談、查閱檔案、爬梳藝術評論等,運用資料庫作為研究工具可能帶給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起點,甚至改變慣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員的分享中,充分展現的是資料庫作為一種知識的、研究的基礎建設,對於知識生產、甚至所延伸出的藝術生產之影響。

然而在另一方面,基礎建設不只是一種帶來便利的技術,它往往也和社會、文化、政治的行動者以及他們的價值觀交織在一起。在資料庫建置案例中同樣還可以有更細膩進行檢視的面向。在演講「當網路藝術遇上鏈結資料 — 談紐約藝術機構 Rhizome 的 Artbase 和社群化保存策略」中,研究者陳禹先分享了他在紐約新媒體藝術組織Rhizome駐點研究的觀察,提供我們另一個檢視資料庫作為基礎建設的視角:後設資料(metadata)。

長期關注數位科技與網路的藝術組織Rhizome,自2017年起決定將建立於1999年的藝術資料庫Artbase調整為鏈結資料[2]庫以保存軟體與網路藝術作品,該組織的成員基於對美國的社會與文化脈絡的認識,避免了收錄對於作品創作者身份過多的資訊,原因是特定身份的藝術家在當地時常會只因為身份,就招惹上不友善的人事物,甚至危及其人身安全。我們可以說在這個資料庫中,對於後設資料的設定,比如說在一項作品資料的細節中收錄了作品名稱、作者名稱,但不揭露作者的性別、國籍與種族等資訊,具備了某種社會性的因素,以及預先為非強勢族群設下防護機制的政治考量及立場。

講者陳禹先介紹Rhizome弄Wikibase經驗,各個機關都各有各的考量而加入

相較於前述「新樂園」的資料庫建置計畫,對於藝術家後設資料的設定就比較沒有類似的社會、政治因素考量,反而能在研究員的分享中看見以性別為分析項目的統計結果。關於後設資料的選擇與設計,一方面,可能出自團隊基於他們對所處的文化、社會脈絡的理解,而做出收錄以及不收錄特定資料的設定;但另一方面,也有來自資料(庫)技術基礎的影響,比如說相較於維基數據,維基百科是一個非常強調參考資料與文獻的知識分享平臺,這樣的屬性便很有可能排除了藝術領域中缺乏文獻基礎的檔案被收錄的可能[3],也就是說,技術的選擇背後隱含的是對於何謂「值得被自由分享的知識」的價值判斷。本文用意並不在於評斷特定資料庫技術的優劣,而在於指出具有成為知識的、研究的、生產的基礎建設的資料庫,所可能隱含的「理所當然」以及其社會性、政治性,不僅僅是來自於人為意志的因素,同時也會來自看似中性,但座落於特定社會脈絡中便不再中性的資料庫技術。

講者新樂園藝術空間余建勳用Wikidata Query,視覺化展示藝術家的出生地地圖

學者Slota與Bowker在〈基礎建設為什麼重要?〉文中提出基礎建設並不是中性的存在,反而,它持有著特定的價值觀左右著人與非人之間的特定關係,並也形塑著人們思考世界的方式。Larkin則指出道路與鐵道都不只是科技物件,它們還都具有某種程度(人的)慾望與想像。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總是能在新的文化技術出現時,藉此看見新的世界、迸發新的靈感,有時候我們甚至認為不應該再用「人腦」來認識現有的資訊(與)世界,而應該透過科技作為必要的輔具重新成為人。但從基礎建設的視角出發,提醒我們的是在使用與建設技術(特別是很可能成為基礎建設的技術)的過程中,一種對於不可見的事物永遠保持清明,保持批判意識的態度。若套用在資料庫的建置與使用上,指的便是我們永遠可以對它提出誰(們)?基於甚麼原因?透過什麼技術?讓特定資料被看見而特定資料卻不能被看見的提問。


註腳[edit]

[1] 參考文章〈藝文空間的雲端漫遊〉中作者譚如芳對於新樂園藝術空間資料庫建立過程的整理。

[2] Open Linked Data(簡稱OLD)鏈結開放資料(Linked Open Data,LOD)是實現語意網(Semantic Web)所提出資料分享的實務方式。意指將資料以開放授權、可供機器語意讀取的標準進行轉置所發布的資料集,讓結構化的語意資料能被任何人自由下載,重新使用並散佈,產生新的數據、信息、知識。(參考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https://data.ascdc.tw/faq.php)

[3]參考文章〈藝文空間的雲端漫遊〉中作者譚如芳對於新樂園藝術空間資料庫建立過程的整理。新樂園藝術空間便是考量到比起使用強調參考文獻佐證並進行中性敘述的維基百科,以「較具有情感性的文字方式來書寫」是更適合保存藝術空間資料的方式。

參考文獻[edit]

期刊論文[edit]

  • Winner, L. (1980). 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Daedalus, 109(1), 121–136.
  • Sunstein CR (1993) Informing America: Risk, disclosure, and the first amendmen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Law Review 20(3): 653–677.
  • Edwards, Paul N., Steven J. Jackson, Melissa K. Chalmers, Geoffrey C. Bowker, Christine L. Borg- man, David Ribes, Matt Burton, and Scout Calvert. 2013.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s: Intellectual Frameworks and Research Challenges.”
  • Larkin, Brian. 2013.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Infrastructur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42: 327–43.
  • Stephen C. Slota and Geoffrey C. Bowker .2017. “How Infrastructures Matter”, 529–554 in Handbook 4th ed.

網路資源[edit]

  •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2023年1月5日)。【2022 維基數據跨領域論壇】當網路藝術遇上鏈結資料 — 談紐約藝術機構 Rhizome 的 Artbase 和社群化保存策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0yZ934dpjM
  • Wikidata Taiwan 臺灣維基數據社群(2023年1月5日)。【2022 維基數據跨領域論壇】臺灣藝術檔案轉譯 Linked Data 的可能性與挑戰:以新樂園藝術空間執行情況為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r7LIPwGf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