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der equity report 2018/Best practices/zh

From Meta, a Wikimedia project coordination wiki
This page is a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e page Gender equity report 2018/Best practices and the translation is 95% complete.
Conversations with movement leaders
典範實務
厄瓜多的西語編輯松(Editatona Ecuador)
厄瓜多的西語編輯松(Editatona Ecuador)

我們請受訪者描述在進展自己性別平權工作最成功的一或兩個策略。 [1] 以下實務是最常被提及的前六名:

  • 主辦實體維基活動
  • 聚焦於內容的創建
  • 聚焦於多元交織性的知識
  • 追蹤進度(創建的條目量、參與的編輯志工數)
  • 招募新參與者
  • 培育合作關係

受訪者對於這些實務的詳細建議如下:

主辦實體維基活動

  • 「提供實體的空間——在這裡,人們可以討論自己的問題、尋求幫助、共同學習,而不是在自己家裡面自顧自的編寫然後得自己面對困難——這是我經驗中成功的元素之一。空間提升了集體參與的本質,讓人感到自己是在一個社群之中。這有很強的能量。我們會犯錯,但一起學習(讓我們)成長茁壯。也許再二到三年,我們就會有很厲害的編輯志工。這如果是在自己家裡得花上很久的時間才能夠學會,比方說模板就不好學。我希望在五年之內會這社群裡有人成為管理員。我想我大概有點想太多,但這就有點像是種下種子。這也許會改變文化。」
  • 「實體的活動能夠鼓勵人心。他們感覺到他們正在運動中成就不同凡響的事情。他們想要再看到你。在我們開始聯合國的活動之前,我們在一個月之前就開始大型社群媒體的宣傳活動,來喚起別人對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之關注。這讓人們對參與其中感到驕傲。這是心理層面的。這對人造成的影響很大。」
  • 「我們組織很多地方聚會、全國的會議。女性喜歡碰面,去感受這個地方的友好、感受自己是社群的一份子,他們對自己做不到的事並不會羞於啟齒。每一次我們都看到越來越多女性參加這些聚會。」

聚焦於內容的創建

  • 「對於我們而言,有件事很成功,那就是選好(內容)主題。我們所創建的女性列表之中,研究這些女性人物是非常有意思的,例如科學家列表,大家都很有興趣了解在印度的女性科學家。學習各式各樣的女生的故事,並創建相關的內容,這激勵著參與者。他們比較喜歡創建新條目,更勝於改善既有的條目。」

聚焦於多元交織性的知識

許多受訪者都提到了為了達到知識平權的目標,多元交織的概念至關重要。這讓人與所有被邊緣化的群體站在一起,而不是只單單處理性別平權。多位受訪者談到了與多元交織的夥伴共同領導的專案計畫,例如:達利特女性社群(印度以及印度海外)、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酷兒倡議者、南加州與下加州的Kumeyaay原住民。

  • 其中一位參與者強調這樣的價值:「著重於被邊緣化的社群與多元交織的知識;與被邊緣化的社群接觸、對話;在那些社群中投入有力的社群組織者,以便在社群中招募更多參與者以及這些社群出身的學者;跟這些社群共同合作,思辨哪些參考文獻能夠真正代表在那些社群的知識。」
  • 「這麼想吧,多樣性是多元交織的。性別本身是多層疊加的。身為一個女權主義者,最主要的並非我自己認同我自己是男、是女、或是不男不女。我覺得重要的是它如何跟其餘的身份認同之間交集。我們身上有許多不同的身份,性別只是其中一個核心的身份。性別是起點,不是終點。我們所有人都住在有著各種不同類別身份認同的身體裡頭。性別是其中一類;但它不是唯一的一類。」

這一份學習模式分享了著重被邊緣化知識的重點介紹,由Whose Knowledge?所撰寫。它提供了對於多元交織的切入方式將怎麼達成知識平權更深層的探索。

追蹤進度

  • 「他們已經開始追蹤所有他們正進行的方案裡頭之性別參與狀況(教育、館聯、文化資產的資料連結、維基數據、技術研發、社群支援——不只是對維基外部推廣的方案)這幫助他們了解其正在進行的事務,其投入的資源、哪些人受到了邀請、哪些人有參與感。對事物進行追蹤,可以讓資料顯示哪些事情做得好,又有哪些還可以改善。」

招募新參與者

  • 「接觸維基以外的人——比方說,邀請媒體記者來參與你舉辦的工作坊。(新的志工帶來)不同的角度、也帶來自己的人脈。」
  • 「我們成功地對維基人以外的團體打造了安全空間,這些團體通常不覺得網路讓他們安心。」

培育合作關係

培育合作的夥伴是最長被所有的訪談者提出、討論的策略之一。因為其特殊重要性,這個策略特別被提出來放在這另成一段:合作關係

實踐性別融合
WikiWomen Camp
WikiWomen Camp

因為被邊緣化的團體在其所屬的文化面臨著歧視,所以許多組織工作者發覺打造安全空間很有用處。在安全空間裡頭,只有被團體裡面所認可的成員才能參與。這些安全空間讓其中的成員能夠在充滿支持的環境裡共同學習、編寫,獲得一點自在而不用去面對負面偏見。

在這份報告中的訪談者都對「打造安全空間」的策略十分接納。總共有八成的受訪者說其計畫方案只開放給在維基媒體計畫裡頭被邊緣化的性別認同者:

  • 50% 的受訪者指出自己的活動僅限女性。
    • 一部份的受訪者指出,所有跨性別者或順性別者的女性,他們都主動的歡迎來參與自己舉辦的這些僅限女性活動。
    • 一部分的受訪者則描述到文化脈絡的不同,暗示了只有順性別者的身份認同被包含在「僅限女性」的範圍內。有一個訪談者提到其使用的語言缺乏描述非二元性別者的詞彙:「在我們國家只會講男性或女性,而不會描述那些性別認同是流動或不一致者。我們除了男女以外不會再談其他的。」
  • 30% 的受訪者則描述自己的活動不僅限於女性,但也包含所有的酷兒、非順性別者、或非二元性別者。
  • 最後的 20% 受訪者則與所有性別認同者一同工作,包含理念一致的順性別異性戀男性也可以參與他們的活動。

部分的受訪者談到其體會以及實踐融合的能力,透過其在wiki工作而擴展。尤其是跨性別者:

  • 「我常常說,我之前並不真的了解跨性別的完整概念,直到我開始跟維基人合作才改變⋯⋯我從許多跟我性別認同不一樣的人身上學到很多。這樣的經驗也在wiki之外的地方幫助了我。」
  • 「我之前提到過透過wiki我遇到了比其他地方更多的跨性別人士,而且他們關注的條目各式各樣。他們(在wiki上)可以不用帶著面具、做真實的自己。」

許多受訪者對於「將重心放在(因為性別、種族、階級、種姓、性取向、或其他類型的身份認同而)被系統性邊緣化的族群」,分享著同樣地融合價值觀。

本報告前面所提及的多元交織性的知識有對於多元交織性的融合實踐更多相關之討論。

實務上的溝通管道

我們對受訪者詢問其在性別多樣化相關工作中偏好的溝通方式。其中絕大部分,佔了80%的受訪者指出他們偏好wiki站外的溝通方式,例如電子信箱、Facebook、Whatsapp、Snapchat、與IRC。只有2%的溝通方式是使用wiki站內的方式溝通(另外還有17%wiki站內或站外都有使用,與1%完全不對性別平權工作進行溝通)。實際管道發現了壓倒性的在wiki站外進行溝通與組織,這點出了兩點思考,一是我們應該如何更進一步的支持支持在wiki站外互動的同時,二是wiki站內之溝通管道對於推展性別平權,要怎麼才能夠打造更安全的空間。

Gender equity report 2018 - Primary communication channels

  1. 我們注意到在過去,維基媒體運動定義成功的方式是看計畫的內容和編輯志工的數量提升了多少。儘管我們沒有嘗試要在這份訪談中定義成功,但許多受訪者的回應是以內容和編輯量為主,顯示了過去運動的先例是如何影響到這次訪談者對問題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