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宪章/内容/一页草稿
![]() | 这是维基媒体运动宪章的草稿或草稿的一部分。这些草案是维基媒体运动中不同实体广泛努力的结果,我们很高兴与大家分享。請在讨论页上或在社群咨询活动上分享您的想法,以帮助我们改进它们。 |
序言
維基媒體運動(以下簡稱"運動")專注於協同創造、內容篩選和擴大全域自由知識的可用性。該運動由下列人員所組成:編輯者、參與者、項目、附屬機構、中心、技術空間、維基媒體基金會、以及其他當前和未來的實體。
維基媒體運動憲章(以下簡稱 "憲章")旨在定義維基媒體運動、其基本價值和原則。它是一份正式協議,解釋了運動中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以及他們的權利和責任。它同樣適用於現有的實體和在未來創建的其他實體。
該憲章由來自許多國家、來自不同的維基媒體項目的社群成員所編寫。社群通過正式的批准程序對憲章達成共識。它適用於整個運動。運動憲章適用於維基媒體運動中的所有參與者、實體和技術空間。它也適用於與運動實體正式關聯的非維基空間。
在該運動中,有大量可公開編輯的信息網站("項目"),以多種語言、著重於不同的領域。這些項目在內容創建、內容管理和社群行為方面大都是自治的。有些方面不在自治範圍內,而是由不同的機構負責,這很明顯地在地方層級顯然行不通。這些機構包括但不限於:整體項目、運動、維基媒體基金會和全球理事會。在可能的情況下,每個機構都應在最接近參與者的層面運作。維基媒體運動還包括關注特定主題或地理區域的正式和非正式團體。這些團體的作用是直接或間接地支持項目。
對項目和小組的補充,是一個擁有多個角色的全面性的基礎設施,其角色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 支持維基媒體運動及其內容讀者的技術需求,由下列提供:
- 維基媒體基金會
- 感興趣的附屬機構
- 從事具體技術項目的受資助者和承包商
- 從事MediaWiki的擴展功能、區域項目腳本、全球項目支持工作的志願開發者
- 專業技術支持軟件(如Phabricator)
- 外部提供者(如GitHub)
- 為知識的持續發展和保存,提供資金和其他資源,包括:
- 由維基媒體基金會、維基媒體捐贈基金、維基媒體企業和附屬機構進行籌資。這還包括尋求、接受和管理第三方的贈款和合同。
- 由維基媒體基金會、附屬機構、非正式團體和項目中的志願者提供的技能發展和能力建設支持
- 適用於各附屬機構的政策、程序和指導方針,由附屬機構、其員工和志願者(若是適用則可包括董事會成員)管理
- 在推動知识的共享和耗用的安全和富有成效的环境這件事,是區域項目本身无法做到的,這包括有:
- 全域适用的政策、步驟和指导方针,是由全域的社群和维基媒体基金会來管理。
- 個別适用於某個項目的政策、步驟和指导方针,是由項目及其志愿者管理。
- 透过科技與人力资源,對用户和参与者提供安全的進程。
- 提供个人用户法律的支持、与当地成員組織的联络。
- 倡导法律和仲裁的改革,为获取自由知识提供更多更安全的途径。
基础设施支持受到來自运动外部限制的约束。與此同时,这种支持必须与运动的内部价值和资源相一致。
价值观和原则
维基媒体运动代表了對於知識一種基於事實、開放和包容的方式。维基媒体平台为全球受众提供知识服务,其主办的项目由独立倡议驱动。维基媒体运动的政策和日常实践以运动战略原则、运动宪章中确立的价值观平衡为指导,并在社区中实践,使世界各地的所有维基媒体人都能在公平的基础上参与其中。
價值與原則認可分享知識可用的方法是一種协作的努力,且旨在聚焦於:
自由和開源知識
维基媒体运动秉持自由知識的精神,透過開放許可這個變革性的工具與世界分享所有內容、軟體和平台。我們致力於為歷史上被邊緣化的知識創造空間 —— 包括在我們的项目中。
独立性
维基媒体运动力求獨立運作,在沒有任何徇私而阻礙维基媒体运动的自由知識使命的情形下運行。我們不受商業、政治或其他金錢或宣傳影響的驅動。
包容性
维基媒体运动重视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共同空间,以人为本,共同创造。这些项目以多种语言呈现,並透過通用設計和輔助技術使得能在多元的平台上訪問。我們的實踐建立於、也保護著我們社群的多樣性與權利。為此,我們發展並執行行為準則,並確保每個人都感到被重視且平等地被包含在其中。
輔助性原則
维基媒体的平台和組織治理中,權力会被託付於最立即或適當的本地級別。因此,我們確保了有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治并按照全球運動價值行事的社群。
公平
维基媒体运动认识到社区所面临挑战的多样性,从而为不平等世界的社区赋权。用户和参与者的数字安全权和隐私权是整个运动的优先事项。维基媒体运动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知识公平,并通过分散管理和社区赋权分配资源。
問責
维基媒体运动透過盡可能透明地共享編輯文檔、公開通知和計畫與活動的報告,以及把维基媒体憲章中所描繪的代表社群領導力的角色與責任之聲音視為優先來達成問責。
韌性
维基媒体运动通過創新和試驗、不斷加強身為一個自由知識之平台的願景而成長茁壯。我們追求有效的策略和被證據所驅動的實踐。我們推動一個跨組織和社群的永續文化。
角色和职责
- 本草案的背景資訊:
維基媒體運動憲章中的角色和職責章節提出了旨在加強維基媒體運動的變革。這同時承認某些工作流程將繼續進行,而無需進行重大更改。這一決定是基於對現有工作流程的效率和有效性的認可而做出的。通過保留這些成功的做法,維基媒體運動可確保基本運作保持精簡和富有成效。因此,成員們專注於推動積極的變革,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影響力。該章節的目標是在擁抱創新和保留已有的成功經驗之間取得平衡,以創建一個具有凝聚力和高績效的運動。
簡介
維基媒體運動中的實體和利益相關者在整個維基媒體運動中盡可能公平地分配和分散角色和職責。
根據輔助原則,職責應盡可能被委託給最低的級別。除非擬議行動的目標在該級別無法充分實現,但由於擬議行動的規模或效果,可以在更高級別更好地實現。對於更高級別的職責,存在代表整個維基媒體運動的機構。這些機構旨在建立決策共識和結果問責。
志願者
志願者是維基媒體運動的核心人物。作為個人參與者,他們有自主權為維基媒體運動的使命作出貢獻。在維基媒體的語景下,志願者是指為維基媒體活動貢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但不因其貢獻而獲得任何固定工資的人士。他們通過線上或離線方式進行工作,例如通過專案編輯、行政職責、委員會參與和活動組織。 在某些情況下,志願者有資格獲得補償,例如費用報銷、獎品、小工具、支援包或津貼。
治理結構
志願者可以致力於維基媒體運動中的個人或集體活動,並可以與任何開放團體、社群、專案、維基媒體自治體或樞紐合作。維基媒體運動通過自願貢獻者的參與而蓬勃發展。
職責
志願者是維基媒體運動的基石。沒有他們,後者將無法存在。他們的貢獻範圍從個人專案編輯到為維基媒體運動發展建立社群。
所有志願者在作出貢獻時都必須遵守維基媒體運動政策和準則。按照《通用行為準則》的規定,他們在參與維基媒體運動活動時對自己的個人行為負責。
權利
- 志願者與維基媒體運動的關係本身是基於自願的:志願者可以做出的貢獻是無限的。志願者有自主權決定他們打算做出的貢獻的性質和程度。
- 每個志願者都有權隨時退出維基媒體運動。他們可以選擇在任何時間段休息,或者在他們決定繼續前進人生時退出。
- 應注意不要對個別志願者提出過高的要求。志願者始終有權拒絕額外的貢獻或反饋的請求。
- 維基媒體運動中的所有志願者都應受到尊重,並有機會以公平的方式參與。
- 為了給我們的志願者維持一個支持性和有益的環境,可以在費用報銷、活動獎品、小工具、支援包、津貼等方面制定受監督的補償規定。
社群
維基媒體志願者社群是由線上和離線貢獻的志願者團體組成,以構建、豐富和發展維基媒體專案和活動。
維基媒體社群以多種形式存在,例如可以是主題性的、以地區劃分的、以語言劃分的或基於專案的。
治理
專案社群是為維基媒體線上專案做出貢獻的人群。他們在自己的背景下對自己的政策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同時遵守通用的行為規則。這種自主性培養了一種實驗精神,促進了新的社會和技術方法發展。
社群制定並遵循自己的參與式治理流程,這些流程因社群而異。在一些社群中存在多個委員會和角色來支援和監督這些流程,包括但不限於:行政員、監管員、管理員、仲裁委員會成員等等。他們與社群一起負責內容政策、維護和開發專案和工作流程,以及協作。
由於每個社群的治理結構是由社群本身決定的,因此對有組織的社群幾乎沒有監督,而是每個社群都遵循一套指導原則。
職責
社群負責現有和未來專案的總體編輯、監督、管理和擴展,以確保維基媒體運動的可持續性和發展。他們同時負責在自己的專案中制定和實施工作方式和規則,並在其背景下組織和推動活動。
一般來說,專案社群在治理問題上對同一社群中的用戶負責。
權利
專案社群對其專案內容實行全面的編輯控制。
社群參與是維基媒體運動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對於維基媒體基金會或全球理事會引入的任何影響社群工作流程的變更,應向相關社群提供實質性和有意義的諮詢。影響工作流程的變更可能包括界面或軟件的變更,或影響社群的全球性專案,例如維基媒體運動策略或《通用行為準則》。其中一些如維基媒體運動憲章修正,將需要進一步具有約束力的批准。[1]
如果關鍵的競爭利益阻礙此類磋商,全球理事會或維基媒體基金會必須解釋磋商無法進行的原因。在真正的緊急情況下,全球理事會或維基媒體基金會可以在其職權範圍內採取行動,但事後必須提供類似的解釋,並於隨後將提供諮詢和可能審查的機會(包括可能撤銷的操作)。全球理事會和維基媒體基金會在就決定或行動進行磋商之前必須避免達成事實上的結果。
有關估計會影響社群工作流程變更的信息和更新資訊,應該可供社群成員使用和發現。更新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正在進行的專案和機會、有關維基媒體基金會和全球理事會(包括其小組委員會)的信息。社群充份有權獲得符合我們維基媒體運動價值觀的文件。由於機密、隱私、專有或法律不允許共享而無法披露的信息不受這些公共出版物的約束。
維基媒體運動的機構
維基媒體運動的機構是維基媒體運動內的獨立組織,已通過正式的認可程序。他們追求維基媒體自由知識的使命,堅守維基媒體運動的價值觀,並在其認可的範圍內積極參與決策和維基媒體運動策略。
維基媒體運動的機構聚集感興趣的成員和志願者,並在特定的專業領域提供服務。這些機構提供機構支援、委派任務並協助志願者和其他機構制定、運作和協調活動。
運動機構通過擴大成員數量、建立協作、促進合作、提高技能和提高社群意識來促進維基媒體社群的成長和擴展。他們與各自社群建立溝通渠道並充當社群代表。鑑於其工作性質和範圍,他們支持向社群提供所需的資源和支援。
長期目標是讓維基媒體運動的資源分佈在各個維基媒體運動的機構中,而不是由任何單一機構主導——是由全球理事會和維基媒體基金會共同監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維基媒體運動策略領域將優先考慮增長/成長,以實現務實的權力下放計劃。
全球委員會
(讀者請注意:有關全球理事會的信息將在起草過程的後續迭代中添加到維基媒體憲章的角色與職責章節中。請參閱全球理事會草案以了解當前信息。)
樞紐
(讀者請注意:有關樞紐的信息將在起草過程的後續迭代中添加到維基媒體憲章的角色與職責章節中。請參閱樞紐草案以了解當前信息。)
維基媒體自治體
維基媒體運動自治體是維基媒體運動中已得到全球理事會及其指定委員會正式認可的機構,或者在全球理事會開始和過渡期間之前得到維基媒體基金會認可的機構。
維基媒體運動自治體可以是具有指定地理覆蓋範圍的維基媒體分會、具有全球或跨區域覆蓋範圍但具有獨特主題的主題組織,以及可以是區域性和主題性的用戶組。維基媒體自治體是團體在維基媒體運動中組織起來以開展活動和建立夥伴關係的關鍵途徑。
- 治理
維基媒體自治體的組成和治理是開放的,可供維基媒體自治體根據其運營的環境和需求來決定。決策者是維基媒體自治體的委員會或類似機構,維基媒體自治體對其代表的團體(例如其會員機構)負責。維基媒體自治體同時必須遵守維基媒體運動的使命和價值觀,並遵守認可標準。
- 職責
每個維基媒體自治體都對其所支援的社群的可持續性負責,最終他們必須直接或間接地幫助一個或多個線上專案:促進社群內的包容性、公平性和多樣性; 維護《通用行為準則》; 在其區域或工作主題中發展夥伴關係和協作。如果維基媒體自治體選擇籌款,則應與其他籌款機構進行協調。維基媒體自治體有責任通過提供可公開訪問的報告來使他們的工作可見。
如果影響維基媒體自治體的運營,則需要就其運營領域(無論是主題還是地區)提議的任何樞紐,以及維基媒體運動結構和治理的任何擬議變更諮詢維基媒體自治體。
維基媒體基金會
維基媒體基金會是一個非政府組織(英文簡稱為NGO),對維基媒體運動的自由知識平台和技術負有法律責任,並負責其託管。維基媒體基金會實施由整個維基媒體運動的持續參與和代表驅動的策略方向。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工作得到了專門機構的補充,例如維基媒體捐贈基金和維基媒體企業,它們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並擁有自己的憲章。
- 治理結構
維基媒體基金會 (英文簡稱為WMF) 在其憲章中規定了治理結構,並輔以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決議和適用於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和維基媒體基金會工作人員的維基媒體基金會政策。[2] 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是主要決策者,其至少一半成員來自社群,其任務由維基媒體基金會首席執行官 (英文簡稱CEO) 負責。維基媒體基金會對其自由知識使命和維基媒體社群負責。維基媒體基金會向更廣泛的維基媒體運動通報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和首席執行官的一般決策。維基媒體基金會確保此信息公開且易於訪問。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工作得到了專門機構的補充,例如維基媒體捐贈基金和維基媒體企業,它們是獨立的法人實體並擁有自己的憲章。
- 職責
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基媒體專案及其維基媒體運動的長期可持續性。維基媒體基金會維護託管維基媒體專案的服務器,並負責核心軟件開發。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全球橫幅籌款活動。維基媒體基金會同時負責維基媒體企業專案。
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處理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法律事務並監督其整體治理,例如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的流程、年度和多年計劃的制定,以及維基媒體商標的保護。
維基媒體基金會諮詢了將受到政策和憲章變更影響的相關利益相關者。在適用的情況下,這會尋求外部法律建議。
維基媒體基金會將與全球理事會一起制定流程,確保以透明、包容和負責任的方式協調籌款活動。該過程將特別澄清不同維基媒體運動機構的努力,以避免工作重疊或重複。
維基媒體基金會跟踪維基媒體運動外部影響維基媒體運動工作的進展,例如 立法事務和受到威脅的社群。
註釋/備註說明
延伸閱讀
- 針對本章草案的外部法律意見反饋,請訪問維基媒體基金會維基頁面 (foundationwiki)
- Wikimedia Foundation's legal feedback for this draft chapter at foundationwiki
中樞
定義和目的
區域和主題樞紐是相互支援的結構。這使現有和未來的維基媒體社群擁有能力和資源來制定和實施自己的決策,以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樞紐為樞紐成員和維基媒體運動中的其他人提供相互支援的結構,以學習、分享知識、開發最佳實踐,並為其他樞紐成員和社群提供指導和幫助。
樞紐是確保整個維基媒體運動的可持續性、彈性和增長的工具。區域樞紐允許實施活動、工具和資訊。區域樞紐使維基媒體成員群體能夠進行協作和協調,例如在整個維基媒體運動的彈性和增長方面。區域樞紐使維基媒體成員群體能夠進行協作和協調,例如在能力建設和知識轉移方面。主題樞紐允許整個維基媒體運動的專業化和工作,其中共同的目標受益於協調的解決方案。樞紐為新的同行聯繫和結構創造了機會,以及加強現有聯繫。
樞紐是促進維基媒體運動價值觀和原則(例如輔助性、公平性和能力建設)的重要工具。
設置和治理流程
樞紐可由至少兩個維基媒體自治體作為創始成員發起。
決策者和樞紐內的負責人是其指導委員會或同等機構,如樞紐決策模型或按照法律規定中所述。
樞紐的組織僅關注以下兩個重點:
- 區域性(地理性)重點。
- 假設的會員示例:來自精靈大陸的維基媒體自治體。
- 主題性/話題性重點,包括語言主題樞紐
- 假設的會員示例:視工作重點為精靈語的維基媒體自治體;維基媒體自治體、維基專案和其他有興趣開發與花卉相關的內容的外部組織。
樞紐與專題性的維基媒體用戶組或專題性的維基媒體組織不同,其目的是成為樞紐成員的相互支援結構。
樞紐必須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之一建立:
- 作為註冊的非營利組織或其當地的同等組織
- 由公認的非營利組織或當地適用法律認可的同等組織主辦。
如果樞紐本身不是合法註冊的非營利組織或其當地的同等機構,則該樞紐的主辦方將充當其財政贊助商。這必須擁有願意與樞紐共享的結構,以確保適當的資源分配,以促進樞紐的使命,並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
- 樞紐的主辦方通常是維基媒體分會或其他合法註冊的維基媒體自治體,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外部組織。
- 樞紐的主辦方必須滿足全球理事會和維基媒體基金會共同決定的要求。
- 樞紐的主辦方不能是多個樞紐的主辦方。
樞紐獲得全球理事會任命的委員會的認可和授權,並獲得全球理事會的最終批准。樞紐是對全球理事會負責。
樞紐預計將按照維基媒體運動憲章序言塑造多樣性、包容性、問責制度和公平性。
成員及其構成
- 樞紐需要至少兩 (2) 個維基媒體自治體作為創始成員才能建立維基媒體樞紐。這些維基媒體自治體必須在過去兩 (2) 年內滿足同類自治體的所有標準要求。
- 維基媒體自治體可以是多個樞紐的成員:樞紐的成員根據樞紐的決策模型進行協作決策,並保證相互支援的水平。
社群問題:是否應該限制維基媒體自治體可以加入的樞紐數量?(請詳細說明您的答案。)
- 個人成員無法成為樞紐的成員,但是可以獲得樞紐的支援。
樞紐必須確定其決策和成員模式,並為樞紐分配責任。對於選擇成為法人實體的樞紐,將根據其章程做出決定。
職責
區域性和主題性樞紐主要側重於其區域或主題內的協調和支援。樞紐使現有和未來的社群擁有能力和資源來制定和實施自己的決策,以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因此,樞紐需要在其專業領域發展和維持高水平的知識,並能夠將其與維基媒體運動的使命聯繫起來。
本章節概述了針對樞紐不同層面提出的指導方針。這些層面是:
- 必須遵循——每個樞紐都需要遵循的指導方針,以確保問責制度、透明度,並成為真正的維基媒體運動策略專案;
- 應該遵循——改進專案的操作指南,使其更具可持續性和影響力;
- 可以遵循——與專案本身並不嚴格相關的指導方針,但有助於將它們更好地定位在整體景觀中。
必須遵循
樞紐的具體範圍和功能將由社群和組織根據其背景和需求決定。然而,樞紐必須在以下其中一個或多個領域有明確描述的目的:
- 支援集群
- 提供服務,例如協調人力資源;對其會員進行需求評估;為其會員進行增長評估
- 能力發展,例如促進新團體的創建及其成長和發展;提供培訓和領導能力發展機會
- 知識共享,例如向其他樞紐成員提供專業知識和建議
- 資源支援,例如提供財政資助,以及提供籌款或財務專業知識
- 協調集群
- 圍繞聯繫和溝通機會進行區域性的協調
- 圍繞聯繫和溝通機會進行主題性的協調
應該遵循
在批准新的樞紐之前,潛在的樞紐成員應準備一份分析,證明樞紐將為維基媒體運動提供新的價值。這可能意味著更好的工作效率,但同時意味著這如何幫助其他人放大他們的聲音,並利用新的能力以獲得好结果。設計一個涉及維基媒體自治體和個人成員的策略和溝通模型並定期向他們諮詢是非常重要的。確保表達不同的意見需要時間,但這同時能建立持久的聯繫,並確保建設性的合作。
樞紐應與其他維基媒體組織合作,包括其他樞紐、非正式團體以及尋求他們的建議或尋求支援的個人成員。他們應該隨時了解其他樞紐和維基媒體運動組織的相關活動,以便了解他們在哪裡有共同的興趣或目標(例如:如何成功發展新的維基媒體自治體,如何組織編輯活動等等)。
這些結構將根據維基媒體運動憲章,努力實現決策中的多樣性、包容性、問責制度和公平標準。
可以遵循
或者,樞紐同時可以組織自己進行其他活動協調,例如組織活動和會議、發起圍繞籌款和資助分發的活動、與外部的合作夥伴建立聯繫,以及與法律實體開展宣傳活動。
樞紐與全球委員會和維基媒體基金會合作,作為直接溝通的渠道,讓各自的社群參與策略和其他協商和反饋,以造福全球的維基媒體運動。
籌款與資助分配
- 籌款:
- 樞紐可以與維基媒體基金會和維基媒體自治體計劃協調籌款。
- 區域性樞紐可以在當地籌集資助。
- 主題性樞紐可以申請或接受資助,並且可以支援其他人管理其資助(財政贊助)。
- 資助分配:
- 樞紐可以向其成員分配資助。
- 參與資助分配的樞紐需要具有透明的資源分配流程。
- 參與資助分配的樞紐需要與區域基金委員會協調。
- 作為有組織的非營利組織或當地同等機構,樞紐和樞紐的主辦方必須向樞紐成員分配資助,以促進樞紐的使命,並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
保障措施
確認和終止確認
- 全球委員會將圍繞具有重疊區域性或主題性利益的樞紐建立一個流程,並就保障措施做出決定。
- 維基媒體基金會、全球委員會或現有的樞紐不能設立樞紐或充當樞紐的主辦方。
安全
- 樞紐必須在其會員範圍內應用《通用行為準則》(英文簡稱為:UCoC)。如果需要,可以擴展《通用行為準則》以反映當地的情況。
- 樞紐支援在其範圍和成員資格內解決衝突。全球委員會將設立一個機構來幫助解決包括樞紐在內的所有維基媒體自治體之間的衝突。
利益衝突
- 全球委員會將制定適用於所有樞紐(區域性和專題性)的利益衝突政策。
- 當樞紐和樞紐的主辦方已經以不同身份參與同一流程(如資助分配)時,它們不能在資助申請流程中充當財政贊助商或提供相關的支援(如協助起草或申請等等)。
- 樞紐沒有全球委員會席位的投票權,因為其維基媒體自治體成員身份擁有直接投票權。
與其他實體的關係
- 個人成員
根據相互支持援的結構,樞紐將開放以支持與樞紐範圍相關的所有運動。這意味著個人成員不能成為樞紐的成員,但他們可以從樞紐的活動中獲得支援並受益。
- 維基媒體自治體
當維基媒體自治體是合法註冊的維基媒體自治體時,可以成為樞紐的主辦方。成員幫助確定樞紐活動的優先順序,並積極參與相互支援。非成員可以參加樞紐的活動(例如:如果樞紐主辦會議並且維基媒體自治體希望參與),並有權訪問其資源(例如:如果樞紐為理事會成員組織培訓)。
- 維基媒體基金會
樞紐可以與維基媒體基金會合作。例子包括:圍繞籌款和資助分配進行協調,以確保遵守適用的籌款法律;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安全;全球倡議;以及技能和能力建設。
- 全球委員會
樞紐對全球委員會負責。全球委員會將決定適用於本運動憲章之外的一般結構和原則,由全球委員會建立的一個委員會將負責決定承認和終止承認樞紐。
延伸閱讀
- External legal feedback for this draft chapter at foundationwiki
- Wikimedia Foundation's legal feedback for this draft chapter at foundationwiki
全球委員會
背景
現有的結構和工作流程已經修改,將決策權委託給全球理事會。這一轉變的目的是在維基媒體運動內部重新分配權力。該行動包括設計新的結構和改造現有結構。大多數重新分配的權力是從維基媒體基金會(英文簡稱為:WMF)及其理事會轉移到全球理事會。
定義
全球委員會是負責制定和實施維基媒體運動策略的治理機構,包括維基媒體運動全球策略優先事項的年度報告。該機構由志願者組成,並得到維基媒體基金會工作人員的支援。全球委員會的志願者來自維基媒體運動的利益相關者。全球理事會提高了整個維基媒體運動決策的問責制度和透明度。這簡化了對維基媒體運動資源的獲取,並賦予個人和社群權力,以希望培養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任。全球委員會通過為各個維基媒體運動的委員會制定標準和目標、提供監督以及有限的行政決策和指令來實現其宗旨。
目的
全球委員會的成立是為了促進維基媒體運動中的可持續工作和發展。,為此全球理事會制定了問責制度,以公平的方式賦予社群權力。
- 全球理事會應根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使命和價值觀,就籌款工作向維基媒體基金會提供建議,以確保維基媒體運動的財政資源。
- 全球理事會應制定公平分配資金的標準和準則,以支持維基媒體計劃、社群、維基媒體自治體、樞紐和其他的運動實體。
- 全球理事會應確保決策過程的包容性和透明度,為特定的跨運動實體提供指導,並行使有限的執行職責。
- 全球理事會應設立或修改委員會,負責維基媒體自治體和樞紐的整體治理。
- 全球理事會應建立渠道,簡化維基媒體個人成員獲取資源(財務、人力、知識)的過程,並以公平的方式賦予社群權力。
- 全球理事會應通過制定流程和報告標準來確保問責制度。
責任和相關權力
[讀者須知:以下所列出的權力是維基媒體運動憲章起草委員會討論中的概括性說明。如果實施的話,它們都需要對細節和清晰度進行少量或大量的補充。當中有幾項職責涉及已知的維基媒體基金會法律問題。]
批准新語言專案——標準制定
- 語言委員會(英文簡稱為:LangCom)向全球理事會報告。全球理事會根據維基媒體運動憲章的規定對語言委員會的形式和結構做出最終決定。
- 全球理事會可以修改語言專案獲得認可的先決條件。
- 全球理事會可能會選擇允許語言委員會直接認可新的語言專案或保留該權力。
- 在這個新結構中,語言委員會的任務是驗證擬議的專案是否具有實質性和得到充分支援。
批准新的姐妹專案- 需要簽署
- 全球理事會有權批准維基媒體運動的任何新姐妹專案。該決定將基於技術委員會的可行性建議和新專案主辦方的認可。目前,維基媒體基金會是所有專案的主辦方。
- 全球委員會將考慮技術委員會和專案主辦方技術和資源可行性的考慮因素,並將檢查該專案是否符合維基媒體運動的價值觀。全球委員會同時將檢查其在潛在的活躍編輯方面是否有足夠的支援。
- [請注意:在姊妹專案工作組成立後,這一責任的性質可能會發生變化。]
關閉語言專案和姐妹專案
- 全球理事會有權否決關閉某個語言專案的決定。它可以自行設定是否對此類事項進行投票的標準。若全球理事會不投票,則由語言委員會(LangCom)做出決定。
- 全球理事會必須投贊成票才能繼續關閉姊妹專案的工作。全球理事會可在表決前制定其他標準。在全球理事會最終表決之前,將對專案繼續的可行性和關閉的必要性進行廣泛檢查。
- 全球委員會將通過語言委員會,有權制定關閉孵化器專案的標準。在全球委員會沒有採取行動的情況下,語言委員會將繼續制定自己的標準。
技術委員會
[讀者須知:技術委員會正處於非常早期的討論階段。因此,這不像其他一些提案那麼詳細,並且將從社群反饋和思考中受益最多。]
- 全球委員會將與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產品和技術團隊,以及技術貢獻者社群合作成立技術委員會。全球委員會將作出有關技術委員會的結構和組成的最終決定。
- 技術委員會向全球委員會報告。技術委員會充當全球理事會、維基媒體基金會和技術社群之間的橋樑。
- 技術委員會將承擔綜合任務,包括:
- 技術開發領域的優先順序
- 關於如何實現這些優先事項的廣泛發展計劃
- 改進收集和使用技術開發反饋的方法
- 技術委員會將向全球委員會提出其優先事項和計劃。全球理事會有權批准或拒絕這些提案。
維基媒體自治體的承認和終止:標準制定和受控決策
- 全球理事會將通過一個小組委員會(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承認和取消承認維基媒體自治體。這個小組委員會可以設定或修改維基媒體自治體獲得認可、繼續獲得認可和接受資助的標準。相關的基本標準將編入維基媒體運動憲章。
- 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英文簡稱為:AffCom) 向全球理事會報告。全球理事會根據維基媒體運動憲章的規定對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的形式和結構作出最終決定。
- 全球理事會可以選擇允許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直接承認維基媒體自治體或為自己保留該權力。
- 在這個新結構中,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的任務是驗證維基媒體自治體是否積極協助專案的運作。
- 此外,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同時收集和評估終止認可維基媒體自治體的證據,並提交相關的建議。全球委員會將接受或拒絕這些建議。
- 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保留純粹因濫用商標、法律或緊急行動而取消對維基媒體自治體的認可的權利。除緊急情況外,本決定將徵求全球理事會的同意。
- 共有三個維基媒體自治體類別:分會、主題組織和用戶組。新維基媒體自治體類別的創建將由全球理事會/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保留,並需要獲得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的認可。
維基媒體樞紐的認可和取消認可:標準制定和直接決策
- 全球理事會可以修改維基媒體樞紐獲得認可、繼續獲得認可、籌款和接受資助的先決條件。相關的基本標準將編入維基媒體運動憲章。
- 全球委員會直接負責維基媒體樞紐的認可和取消認可。
- 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的範圍擴大到評估維基媒體樞紐。該委員會將負責證據收集和標準審查,並向全球理事會提交建議以獲得認可。
- 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先負責審查維基媒體樞紐的運作、能力以及評估證據,再向全球理事會提出終止認可維基媒體樞紐的建議。
- 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保留純粹因濫用商標、法律或緊急行動而取消對維基媒體樞紐的認可的權利。除緊急情況外,本決定將徵求全球理事會的同意。
- 全球理事會與維基媒體基金會內的維基媒體樞紐和相關團隊合作,以實現跨樞紐的合作,並在必要時進行調解。
維基媒體自治體和維基媒體樞紐的發展
- 全球理事會應通過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和維基媒體樞紐的協調來監督維基媒體運動發展工作。
- 維基媒體自治體委員會將主要負責指導組織發展並確保遵守良好治理原則。
籌款
- 全球理事會將不會以任何方式籌集資金。
- 全球委員會在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支持下,將制定一項適用於所有運動實體的籌款政策。這將包括可適應當地情況和需求的規則。
- 全球理事會和維基媒體基金會將在協調維基媒體運動籌款的流程上進行合作。
資金發放
- 全球理事會將向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提出關於將中央總收入份額分配給社群普通基金、區域基金委員會和任何跨區域資助分配的標準的建議。
- 區域基金委員會將向全球理事會報告,以證明其活動是有效、公平和負責任的。
- 有關資金發放的未決問題
- 全球理事會在資金分配方面應擔任什麼角色?
- 對維基媒體基金會決策的監督或審查
- 與維基媒體基金會協調
- 其他(請詳細說明)
- 是否應該設立一個委員會向全球理事會匯報並處理中央/跨區域的資金分配?
- 全球理事會在維基媒體基金會內的資金分配方面應發揮什麼作用?
- 維基媒體基金會應就內部的資金分配諮詢全球理事會。
- 全球理事會不應參與維基媒體基金會內的資助分配,而只能了解其情況。
- 其他(請詳細說明)
全球站點政策——由於法律問題否決而撤回提案
提案撤回摘要:全球委員會將成為維基媒體基金會對全球政策變更的諮詢合作夥伴。全球委員會可以拒絕它們,除非它們是法律授權的。
提出該提案的理由是:在維基媒體運動憲章起草委員會之前的過程中,希望全球理事會能夠減少社群/維基媒體基金會糾紛的頻率和規模。發生爭議的原因有多種,計劃努力改善協商和技術委員會等方面應該在某些領域提供幫助。然而,圍繞這些問題的全球政策和行動過去曾引起爭議,維基媒體運動憲章起草委員會認為這可以防止未來該領域出現問題。
合法移除的理由摘要:大多數維基媒體基金會全球政策行動都是基於風險評估/判斷,而不是明確的解釋。同時有人擔心,一些政策的實施是為了防止制定更多有問題的立法。
請求:替代提案可以緩解(如果不能消除的話)社群與維基媒體基金會之間關於未來全球站點政策的重大爭議。
用戶安全
- 全球委員會在協助用戶安全方面發揮諮詢作用,例如通過協助培訓和協作。
- 正式權力仍然屬於相關機構(當地專案、通用行為準則協調委員會(英文簡稱為:U4C)、信任與安全團隊等等)。
調解
- 當兩個或多個實體無法解決彼此之間的重大分歧時,全球理事會將發揮調解作用。全球理事會將作為中立方,旨在協助解決爭議和/或調解。
結構
[讀者須知:對於我們將邀請社群在社群諮詢期間提供有關如何構建全球理事會之事,已設定一些情境]
- 有關結構的未決問題
- 全球理事會應該僅作為一個執行機構存在,還是應該作為一個帶有諮詢委員會的執行機構存在?(請參見以下的情境)
- 如果全球理事會是一個帶有諮詢委員會的執行機構,那麼兩個實體(執行機構和諮詢委員會)的成員席位如何?
- 鑑於全球理事會的規模,它必須具有足夠的多樣性和影響力,但規模又不能太大而影響其有效性。作為執行機構,全球理事會應該有多少名成員?
- 選項 1:9 至 13 名成員
- 選項 2:17 至 21 名成員

情境 1:全球理事會作為執行機構
全球理事會執行機構由兩屆成員所組成,一開始「第一屆」的 XX 個席位和一開始「第二屆」的 XX 個席位。[1][2]
第一屆 | 第二屆 | 指定任命 | |
---|---|---|---|
成員數目 | 5 名由社群選舉 3 名由維基媒體自治體選舉 |
5 名由社群選舉 2 名由維基媒體自治體選舉 |
2 名(其中 1 名必須是維基媒體基金會員工) |
選擇過程 | 社群選舉的席位是在公開的社群範圍內的選舉中選出的。這可能對過多的專案存在一些限制。 維基媒體自治體的席位從相同的候選人名單中選出,每個分會/主題組織和一部分用戶組獲得 1 票的表決權。 |
由當選的全球理事會成員選出。 維基媒體基金會提名其代表 | |
服務期限 | 默認為2年。但首次加入全球理事會和單屆的規模調整可除外。 | 最長任期和默認任期為2年,全球理事會可以指定一個較短的任期以便配合選舉。 | |
代表/目的 | 成員是代表整個維基媒體運動。他們的目的是由全球理事會的使命,以及選民的需求和願望決定的。 | 主要旨在提供專業知識和經驗。 |
Tranche | 2024年 | 2025年 | 2026年 | 2027年 | 2028年 | 2029年 |
---|---|---|---|---|---|---|
1 | 5 名成員 | 5 members | 5 members | |||
2 | 5 members | 5 members | 5 members | |||
1 | 3 名成員 | 3 members | 3 members | |||
2 | 2 名成員 | 2 members | 2 members | |||
1 名成員 | 1 member | 1 member | ||||
1 member | 1 member | 1 member |
情境 2:全球理事會作為執行機構,並設有諮詢委員會
全球理事會將設有一個諮詢機構;該諮詢機構將充當全球理事會的諮詢機構以及社群代表。該機構將有 70 至 100 名經選舉或被選拔產生的成員。
- 情境 2.1 諮詢委員會和全球理事會均依靠選舉產生
- 都將對諮詢委員會和全球理事會執行委員會進行選拔或選舉。
- 情境2.1.1
- 兩次獨立的選拔或選舉:一次用於諮詢委員會,一次用於全球理事會執行機構。
- 情境 2.1.2
- 通過一次選舉或選拔過程,排名前9至21名(取決於空出的席位)的候選人將進入全球理事會執行機構,隨後的70至100名成員組成諮詢委員會。
- 情境 2.2 由諮詢委員會選拔全球理事會執行機構
- 首先選拔/選舉出諮詢機構的成員,然後從其中提名9至21名(取決於空出的席位)成員作為全球理事會執行機構。
成員人數
- 全球理事會核心小組共有 XX 名成員[上述開放問題]。
- 9 至 13 名成員
- 17 至 21 名成員
- 全球理事會成員資格的潛在限制,包括無限制(請參閱下面的問題)。
- 全球理事會可允許最多 2 名維基媒體基金會或沒有投票權的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觀察員。全球理事會可以為這些觀察員成員設定適當的條件。
- 全球理事會成員可以是報告委員會或小組委員會的成員,但是如果向全球理事會報告的任何委員會或小組委員會沒有全球理事會成員,則他們應該有一名全球理事會聯絡人。
- 所有投票成員在全球理事會的任何決定中都擁有 1 票表決權。
- 成員應為整個維基媒體服務,而不是作為維基媒體內任何子團體、地區或實體的代表。
- 每位成員的任期為 2 年。
- 有關會員資格的未決問題
為了確保全球理事會內的公平代表性、權力平衡,並促進多樣性和包容性,我們徵求您對以下方面的意見:
- 在維基媒體運動的代表方面是否應該對成員施加一些限制?
請分享您對此類限制的潛在標準的看法:
- 是否應該設有區域上限,例如:單個地區最多 3 名代表?如果是,請說明相關的條件。
- 是否對有基本專案或實體的上限,例如:單個維基媒體專案或維基媒體自治體最多 2 名代表?如果是,請說明相關的條件。
- 大型[3]的語言社群、維基媒體專案或維基媒體自治體是否應該有特定的上限,例如 5 個最大維基媒體專案之間的席位不超過 5 個?如果是,請說明相關的條件。
- 全球理事會成員資格是否還有其他限制? 如果是,請說明相關的條件。
選舉過程
- 每個部分選舉的所有提名均按單一候選人名單進行。
- 社群選出的成員將使用單一可轉讓投票系統進行廣泛選舉。
- 選定的席位將由維基媒體自治體使用單一可轉讓投票系統選出,每個維基媒體自治體獲得 1 票的表決權。
- 排名靠前的維基媒體自治體候選人將被選出並從候選名單中刪除,然後將選出社群排名靠前的候選人。
- 社群投票的資格標準將符合批准的維基媒體運動標準。
候選人的標準和限制
- 候選人必須符合維基媒體基金會理事會選舉的選民資格標準才能提交提名
- 候選人可以是維基媒體基金會、維基媒體自治體或維基媒體樞紐的受薪員工/承包商,但必須在選舉初期就明確披露此訊息。
- 會員在任期內不辭去其職務將不得成為受薪的工作人員
- 成員只能連續四年(相當於兩屆完整任期)擔任全球理事會成員。要使成員的任期不連續,則需要相隔六個月的時間。
- 候選人必須具有良好的社群信譽(這意味著他們目前沒有被暫停或以其他方式阻止參與)。
- 成員應持續參與全球理事會的活動。
- 成員必須願意簽署並遵守適當的私人信息政策的條款,包括保密協議。
限制和保障措施
[將在權力和責任取得進一步進展後編寫,因為必要的限制/保障級別將根據這些權力和責任而有所不同。]
附錄
延伸閱讀
- 针对本章草案的外部法律意见反馈,请访问基金会维基网站
- Wikimedia Foundation's legal feedback for this draft chapter at foundationwiki
决策
即將到來
词汇表
維基媒體自治體
維基媒體自治體是維基媒體運動中已得到正式認可的實體:要麼這得到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正式認可,要麼(從 2026 年起)在全球委員會的積極建議後得到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正式認可。維基媒體運動的維基媒體自治體有四種類型:
- 分會——代表維基媒體運動並支持全球運動工作的獨立非營利組織,重點關注某個地區。分會或國家/地區組織使用明確將其與維基媒體聯繫起來的名稱,並被授權在其工作、宣傳和籌款中使用維基媒體商標。
- 主題性組織——代表維基媒體運動並支持專注於國家和地區內部或跨國家和地區的特定主題、話題、課題或問題的獨立非營利組織。主題性組織使用的名稱明確地將其與維基媒體聯繫起來,並被授權使用維基媒體商標進行工作、宣傳和籌款。
- 維基媒體用戶組——開放的會員組織,具有既定的聯繫人和專案歷史,旨在易於組建。維基媒體用戶組可能會或可能不會選擇合作,並被授予有限使用維基媒體標記來進行與活動和專案相關的宣傳。
- 其他維基媒體自治體類型——經全球委員會和維基媒體基金會批准。
維基媒體運動憲章
這是維基媒體運動的憲章。該文件概述了維基媒體運動的角色、責任、權利和共同價值觀。
内容
已註冊或未經註冊的用戶使用任何用戶界面添加、移除、更改、修訂、編輯、刪除或以其他方式修改的任何材料,從而對維基媒體專案的任何方面進行更改。
貢獻者
在本文件中,貢獻者是指參與維基媒體專案內容創建或管理或為內容創建提供技術支援的任何人士。
公平

公平是嘗試根據每個人身處的情境,考慮到阻礙他們取得同等成就的障礙,而予以公正制定對待每個人的標準。這不能通過平等對待每個人來實現。
外部合作夥伴
維基媒體運動之外的實體,與我們的價值觀和使命保持一致,並與維基媒體運動內部的一個或多個利益相關者合作。這詞彙不能直接使用。
財政贊助商
財政資助者是代表受資助者管理組織的組織。在本文件中,財政贊助商不需要是維基媒體自治體。財政贊助者必須是在當地註冊為慈善機構/非營利組織的法人組織,並且需要滿足一些基本資格要求,這些要求將由提供資助的組織確定。
自由知識
開放知識(或自由知識)是可以自由使用、重用和重新分配而不受金錢、社會或技術限制的知識。
籌款
籌款是尋求和獲得捐款的行為。在本文件中,「籌款」一詞用於描述向獨立組織和個人捐贈者尋求金錢捐贈的過程。這包括第三方提供的贈款,通常用於支持特定目標。
由維基媒體自治體和區域樞紐進行的籌款被稱為本地協調籌款活動。維基媒體基金會進行的籌款活動被稱為全球協調籌款活動。
包容性
通過改變環境、政策和結構來減少個人和群體的排斥和歧視(例如,關於年齡、社會階層、種族、宗教、性別、性取向等等)的行為,為多樣性的出現創造條件 。
The act of reducing exclusion and discrimination (e.g., regarding age, social class, ethnicity, religion, gender, sexual orientation, etc.) by both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hrough modifying settings, policies, and structures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mergence of diversity.
運動/維基媒體運動
「運動」或「維基媒體運動」是指圍繞維基媒體網站和專案的人員、組織、活動和價值觀的總體。
專案
維基媒體擁有一系列知識專案(例如維基百科、維基詞典、維基數據、維基共享資源等)。本地專案主要是知識專案的語言變體(例如英語維基百科、土耳其語維基詞典)。某些知識專案是跨語言的,沒有相關的本地專案,但可能既是「專案」又是「本地專案」。同時,一些專案充當維基媒體社群的基礎設施,例如元維基和 MediaWiki Wiki。
Wikimedia has a series of knowledge projects (e.g. Wikipedia, Wiktionary, Wikidata, Wikimedia Commons etc). Local projects are primarily lingual variants of a knowledge project (e.g. English Wikipedia, Turkish Wiktionary). Certain knowledge projects are cross-language and do not have local projects, but may be both “project” and “local project”. There are also projects that act as infrastructure for the Wikimedia community, such as Meta-Wiki and MediaWiki Wiki.
創造收入
- 創造收入是獲得資金來支持維基媒體運動的一個或多個方面的過程。創造收入的一些例子是:
- 籌款
- 包括第三方提供的贈款,通常用於支持特定目標
- 維基媒體自治體的會員費
- 維基媒體企業 (Wikimedia Enterprise)
與創造收入相關的是實物捐贈,即組織或個人免費或收取折扣費用提供服務或實物。示例包括:
- 會議室或辦公空間
- 網際網路存取
- 免費獲取檔案材料
資源
資源是個人或組織為了有效運作而可以利用的金錢、材料、人員、知識和其他資產的存量或供應。(根據牛津詞典的翻譯)
就維基媒體運動而言,資源包括:
- 通過創造收入而獲得的貨幣資產
- 人力資源,包括推動維基媒體運動的大量志願者,以及支持志願者的少量帶薪工作人員
- 維基媒體運動及其專案和活動作為免費向全世界提供信息來源的聲譽
- 由志願者開發和管理的專案內容
- 包含軟件和專案內容的物理存儲
- 支持專案和其他維基媒體運動活動的教育和信息文檔。
利益關係者
任何個人或團體,無論是否志願者,在組織中投入了人力、財力或其他資本,能影響組織目標的實現,或是受這些目標的實現所影響。
在本文件中,利益相關者是指與實現維基媒體運動願景有利害關係的每個人。更準確地說,該術語包括線上和線下社群、維基媒體自治體和維基媒體基金會等有組織的團體,以及來自我們更廣泛的生態系統的成員,如合作夥伴和盟友。
輔助性原則
輔助性原則主張,決策權限最好置於下列位置:(a) 將為結果負責之處;(b) 對於將產生結果之行動而言,在合理分佈下最接近該行動之處。
維基媒體基金會
同時稱為 WMF (此為其英文簡稱)。位於美國的國際性非營利組織,管理維基媒體專案,全面負責其底層技術基礎設施,並為維基媒體實體和貢獻者提供廣泛的支持。維基媒體基金會是維基媒體專案和相關網站的合法主辦方。這擁有與維基媒體基金會具體相關的商標,以及與維基媒體專案相關的商標。
維基媒體成員
在本文件中,維基媒體成員是指為該運動的使命做出貢獻的任何人。他們可以是編輯者、MediaWiki 開發人員、管理者、組織者、工作人員或任何其他投入時間參與維基媒體運動活動的人士。
Further reading
- External legal feedback for this draft chapter at foundationwiki
- Wikimedia Foundation's legal feedback for this draft chapter at foundationwiki